一、前言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陕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落实重点企业自行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特制订《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壤环境监测方案》。
二、依据
1、《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
2、《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
3、《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
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
5、《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6、关于开展2018年陕西省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
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
8、《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9、《清洁生产标准 氮肥制造业》HJ/T188-2006
1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化肥工业-氮肥》HJ864.1-2017
11、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三、工作内容
按照《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对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土壤环境进行实地踏勘,识别出潜在污染区域。(企业基本信息见附录1 重点企业信息分类表)对潜在污染区域进行场地环境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对场地风险进行风险评估。
四、实施方案
4.1场地调查方案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方式识别场地潜在污染区域。
4.1.1 一期工程:30×104t/a合成氨、52×104t/a尿素项目
污染物排查环节:
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液氨洗、硫回收工序、氨合成、尿素合成
4.1.2 二期工程:20×104t/a甲醇和1×104t/a二甲醚项目
污染物排查环节:
甲醇合成、甲醇精馏、二甲醚精馏
4.1.3 三期工程:40×104t/a甲醇项目
污染物排查环节:
项目甲醇工艺装置的生产工艺为:水煤浆气化技术;低温甲醇洗法脱硫脱碳;超级克劳斯法硫回收;低压法合成甲醇;膜分离氢回收。醋酸、醋酐合成及精炼生产工艺为:醋酸甲酯羰基合成法联产醋酸工艺技术。
4.2采样布点方案
4.2.1 土壤布点技术要求
若潜在污染区域存在地表裸露、地面无防渗层或防渗层破裂、污染物有明显泄露等情况,则应将该潜在污染区域作为布点区域进行布点采样。
土壤布点优先设置在布点区域内疑似污染源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的区域,如地表裸露、地面无防渗层或防渗层破裂处;并尽量靠近疑似污染源所在位置,如生产设施、罐槽、污染泄露点等,点位布设应遵循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且不造成安全隐患与二次污染的原则,若污染源附近不符合采样条件,应选择污染物迁移的下游方向布置采样点,但采样点应尽可能接近疑似污染源。。
在记录表的布点依据和备注中应说明筛选理由
4.2.2土壤采样深度
土壤采样应以表层土壤(0.2m处)为重点采样层,开展采样工作。
4.2.3土壤布点数量
依据《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关于开展2018年陕西省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本项目拟在厂区内设置10个潜在污染区域进行布点,每个布点区域设置2个土壤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采集1个样品。在场外设备1个土壤污染物本底值监测点位。本项目共计34个样品。
4.3监测方案
4.3.1 土壤监测项目
表4-3 企业监测特征污染物
监测点位 | 监测点数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尿素生产区 | 2 | 总砷、总汞、镉、铜、镍、铅、六价铬、萘、苯并(a)蒽、䓛、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硝基苯、苯胺、2-氯苯酚、氯甲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二氯甲烷、反-1,2-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烷、顺-1,2-二氯乙烯、氯仿、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苯、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1,2-二氯丙烷、甲苯、1,1,2-三氯乙烷、四氯乙烯、氯苯、1,1,1,2-四氯乙烷、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1,2,3-三氯丙烷、1,1,2,2-四氯乙烷、1,2-二氯苯、1,4-二氯苯、石油烃(C10-C40) | 1次/年 |
尿素包装仓储区 | 2 | ||
合成氨生产区 | 2 | ||
煤气化区 | 2 | ||
锅炉区 | 2 | ||
甲醇生产区 | 4(东西区各2个) | ||
甲醇储罐及装车区 | 2 | ||
氨仓储区 | 2 | ||
二甲醚生产区 | 2 | ||
二甲醚仓储区 | 2 | ||
化工添加剂生产区 | 2 | ||
污水处理区布 | 4 | ||
危险废物储存区 | 2 | ||
甲醇管线 | 2 | ||
厂区西约1公理甲醇仓储区 | 2 |
4.3.2 土壤监测频次
土壤污染物监测频率应为每1-2年监测1次。
五、监测结果评估
5.1土壤污染物监测结果评估
5.1.1 土壤污染物本底值
在初次监测开始前,应在企业周边受企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小的区域(一般是污染物迁移的上游方向)采集不受设施运行影响且土壤类型相同的样品,或在企业内同母质且无污染的深层土壤中采集样品,进行污染物含量的分析测试,测试结果作为土壤污染物本底值。
5.1.2单项污染物的累积性
单项污染物的累积性评价采用单因子累积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1)
式中::土壤中污染物i的单因子累积指数。
Ci:土壤中污染物i的含量;单位与Bi保持一致。
Bi:土壤污染物i的本底值,按4.1.1的方法进行计算。
5.1.3污染物的累积程度评价
根据Ai值,将土壤点位单项污染物累积程度分为无明显累积和有明显累积。评价方法及结果如表5-1所示:
表5-1土壤单项污染物累积评价结果
累积等级 | Ai值 | 累积程度 |
Ⅰ | Ai≤1.5 | 无明显累积 |
Ⅱ | Ai≥1.5 | 有明显累积 |
5.1.4 污染物的超标评价
土壤的超标分析,按照建设用地风险管控标准进行评价是否超标。
5.1.5土壤质量状况描述
根据点位单项污染物累积性评价和超标评价的结果,按表5-2将监测点位土壤质量划分为I级、Ⅱ级、III级和IV级4个级别。
表5-2 调查点位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评价结果 | 无明显累积 | 有明显累积 |
未超标 | I级 | Ⅱ级 |
超标 | III级 | IV级 |
I 级:土壤污染物无明显累积,也没有超标现象,一般认为该点位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应加强日常土壤环境质量保护。
II 级:土壤污染物已有明显累积,但并未超过土壤标准,应查清并管控污染源,遏止土壤污染物累积趋势。
III 级:土壤污染物无明显累积,但有土壤超标现象发生,应查清超标原因(如自然背景高等原因),加强土壤风险管控。
IV级:土壤污染物已有明显累积,并且同种污染物也存在超标现象,需要启动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价,确定是否需要修复。
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0年12月14日
附表1 重点企业信息分类表
分类 | 信息项目 |
企业基本信息 | 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地理位置、企业类型、企业规模、营业期限、行业类别、行业代码、所属工业园区或集聚区; 地块面积、现使用权属、地块利用历史、地块规划用途。 |
污染源信息 | 生产区、储存区、废水治理区、固体废物贮存或处置区等重点区域平面布置图,污水管线图\雨水管线图、泄漏记录、危险废弃物堆放记录、地上和地下罐槽清单; 工艺流程图; 产品、原辅材料和中间产品清单,化学品储存和使用清单; 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排放及处理记录; 管道或地下设施泄漏;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痕迹。 |
迁移途径信息 | 地层结构、土壤质地、地面覆盖、土壤分层情况; 地下水埋深/分布/流向、渗透性等特性; 降雨量。 |
敏感受体信息 | 人口数量、敏感目标分布、地下水用途等。 |
已有的环境调查与监测信息 |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审计报告、地勘报告;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监测数据/历史污染记录; 监测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 其它调查评估数据。 |
附表2重点行业企业特征污染物分类 | |
类别名称 | 污染物 |
A1类-重金属8种 | 镉、铅、铬、铜、锌、镍、汞、砷 |
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 | 锰、钴、硒、钒、锑、铊、铍、钼 |
A3类-无机物2种 | 氰化物、氟化物 |
B1类-挥发性有机物16种 | 二氯乙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二氯丙烷、三氯乙烯、三氯乙烷、四氯乙烯、四氯乙烷、二溴氯甲烷、溴仿、三氯丙烷、六氯丁二烯、六氯乙烷 |
B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 | 苯、甲苯、氯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三甲苯、二氯苯、三氯苯 |
B3类-半挥发性有机物1种 | 硝基苯 |
B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 | 苯酚、硝基酚、二甲基酚、二氯酚 |
C1类-多环芳烃类15种 | 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 |
C2类-农药和持久性有机物 | 滴滴涕、六六六、氯丹、灭蚁灵、六氯苯、七氯、三氯杀螨醇 |
C3类-石油烃 | C10-C40总量 |
C4类-多氯联苯12种 | 2,3,3',4,4',5,5'-七氯联苯(PCB189)、2,3',4,4',5,5'-六氯联苯(PCB167)、2,3,3',4,4',5'-六氯联苯(PCB157)、2,3,3',4,4',5-六氯联苯(PCB156)、3,3',4,4',5,5'-六氯联苯(PCB169)、2',3,4,4',5-五氯联苯(PCB123)、2,3',4,4',5-五氯联苯(PCB118)、2,3,3',4,4'-五氯联苯(PCB105)、2,3,4,4',5-五氯联苯(PCB114)、3,3',4,4',5-五氯联苯(PCB126)、3,3',4,4'-四氯联苯(PCB77)、3,4,4',5-四氯联苯(PCB81) |
C5类-二噁英类 | 二噁英类(具有毒性当量组分)* |